敏捷團隊 敏捷思維 Agile

建立敏捷團隊的敏捷思維

陳佳伶 Katie Chen 2021/10/13 09:51:09
1266

什麼是「敏捷思維」

敏捷的議題快速並且廣泛地興起,雖然敏捷觀念及方法的好處很多,該如何實作會比較有效呢?需要從敏捷思維的建立先做起。
「敏捷思維」並非是一套制式的規範,而是一種mindset,一種認知,以及是一種文化,可以讓團隊成員對敏捷精神及作法有基本的認識,當團隊成員都有了比較一致的思考方式時,自然會形成一個團隊文化。

本文會舉出在建立敏捷團隊過程中,必要的兩個敏捷思維。並且在一般專案的執行中,論及在台灣企業運作的客戶專案,常會有的既有的思維,會使得「敏捷思維」在建構敏捷團隊時有哪些難行之處。

一、全員參與

敏捷團隊的全員參與是極重要的敏捷思維。

這點是大多數專案與產品團隊非常容易忽略的。在台灣的企業與組織文化中,慣常用Top-down從上到下與統一指示的的決策模式。團隊會在辦公室中「想像」 使用者的需求、或是由開發者的觀點,認為使用者要什麼,或者直接是由主管來拍板定案。

敏捷思維是以團隊為運作的核心,團隊成員必須有個共同的目標,讓團隊的運作可以交付End-to-End的產品或服務。

1.    使用者為中心

依據agile manifesto敏捷宣言(2001)裡頭的精神:「敏捷本身不是方法,他代表的是一種價值觀與理論,個體互動高於流程與工具,文件只是一個幫助的工具,但真正的價值是個體與軟體互動的需求」

讓使用者能全程參與,建立起持續且即時取得使用者回饋的機制,並在每日的工作內不斷地實踐出來,是敏捷團隊成員能逐步發展出使用者為中心思維的關鍵。

敏捷團隊成員須重視換位思考,彼此參與大家在團隊中擔任的角色體驗,每個人都要對於產品與服務負責,技術與用戶體驗在敏捷中是不分界線的。

2. 引入敏捷模式提升團隊默契與生產力

打造出透明的團隊文化,讓成員有足夠的管道與空間發揮,勇於提出想法、接受挑戰。也因此,團隊成員得以跳脫原本的職能框架,相關屬性人力產生互援協作的可能性。

將「敏捷精神」植入為團隊的 DNA ,在每兩週的 Scrum Sprint運作中 ,透過Daily Standup MeetingSprint Review MeetingSprint Planning meetingSprint Review Meeting,讓每個人都敢於發表想法、提出改善建議的全員參與精神。

討論可採用實體或線上的Kanbanmemo,讓每個人能夠更有參與感,可以更專注去看到團隊運作的狀況與遭遇的問題。

3. 跨職能的敏捷團隊

為了更快反應市場的動態變化,團隊需要有足夠的自主權、並且能針對產品或服務進行改善,並非被動式的等候工作指令或是依賴其他成員的工作結果。例如傳統軟體開發流程分為「前端團隊」與「後端團隊」,在一般的工作流程中,不論哪個團隊都要依靠另一個團隊才能完成工作,而這就不符合跨職能的敏捷團隊。

當然,在現實中單靠敏捷團隊的自主運作要做到100%的「End-to-End服務」是有難度的,但這是敏捷所追求的終極目標。由此可以看出敏捷是一個彼此自我優化與彼此學習的過程。

在平時打造出透明的團隊文化,讓團隊有足夠的管道與空間發揮,勇於提出想法、接受挑戰。也因此,團隊成員得以跳脫傳統軟體開發的職能框架,尋求相關屬性人力產生互援協作的可能性。

 

二、自我組織敏捷團隊 : self design team

敏捷方法之所以需要一個高度自律的團隊,就是希望能透過「對團隊的充分授權」,達到「團隊自主扛起專案成敗責任(Ownership)」的成果。因此,這個團隊最好可以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,以達到最大的成效,因為自發性所組成的團隊,所產生的合作默契和凝聚力,必然會比由主管直接指派組成的團隊要好得多!

 

不過,這種做法企業組織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,並且已有敏捷式專案管理的良好經驗才行。因為,唯有體驗過敏捷方法的緊密合作遊戲規則後,大家才知道該找什麼樣個性特質的夥伴來組隊合作。因此,光憑有敏捷方法經驗這一點,其實是還不夠的。

 

我們知道,任何專案都有其立案的目的和目標(例如,時間、預算、該完成的功能/特色等),這些是專案眾多限制條件中的一部份,還有另外一部分限制條件則可能來自於客戶的要求,或是來自於現有技術的極限。組成的同仁們必須充分瞭解這些專案限制條件,才知道該找什麼樣職能條件的夥伴們來組成團隊,以自主獨立完成專案,不需太多團隊以外的支援,這也就是所謂的「跨職能完整戰力團隊」

 

然而,理想歸理想,現實是現實。在實際的專案執行中,特別是台灣企業的階層式組織文化,往往會仰賴「主管群」的工作分派與決策制定,並要賦予職務上的權限。完全要靠著團隊可完美、自主性的運作,在台灣的企業組織文化確有難度。因此,適度地取捨和折衷方案是必需的,這也是為什麼應該讓「主管群」們來參與遴選決策,而非由「一個人」來決定的原因。

 

套用敏捷方法的精神,「組建敏捷團隊」這個任務本身其實也應該是「敏捷」的。就是先快速讓團隊成形並成行,運行幾個Sprint來觀察看看團隊的狀況之後,再決定怎麼調整敏捷團隊的成員組成,這樣一定能夠讓敏捷團隊運行地愈來愈順暢。團隊順了,事情自然就順了,專案自然就能順利成功!

陳佳伶 Katie C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