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BQ

我們全在同一個團隊裡 - QBQ在專案上的發現

毛俊傑 Momo Mao 2020/12/28 00:55:22
782

什麼是QBQ?它是一種面對問題的態度。

 

還記得 QBQ 由作者米勒在 2001 年出版提出,在這近 20 年來它還是廣受認可並且多次的再版。為什麼 QBQ 這麼輕薄短小的書籍能暢銷至今?簡單的說,它是一本提醒我們該如何面對問題的而改善問題的書籍。其實我們也都知道這些問題應該怎麼面對,但在當下就是容易因情緒而無法好好的應對問題。

QBQ 是談論個人擔當的概念,比一般談執行效率的書要來的深刻!我們常常聽到:「不是我的錯」、「不干我的事」或「不是我的問題。」等等類似的話語。QBQ 是寫給曾經聽過以下問題的人看的:

 

「這工作該歸哪個部門負責?」

「他們怎麼不事先溝通好呢?」

「誰該為這些失誤負責?」

「我們為什麼得忍受這些需求改變?」

「什麼時候才有人來教導、訓練我?」

 

 

我們全在「同一個」團隊裡。每一天,我們都會見到不同的團隊、部門、區域以及個人,甚至是我們的客戶,因為彼此的交互目的而爭吵抱怨,這種區隔與對抗,只會內耗組織的生命力。好比騎著雙人腳踏車的兩個人,各自卻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,即使費力踩了大半天,依舊在原地空轉。你沒看錯,客戶也是在同一個團隊裡。

許多人在面對類似問題狀況時,想到的是:

 

「為什麼每件事都該我做?」

「到底是誰負責開發這個專案?」

「為什麼團隊人力這麼少怎麼作事?」

「客戶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開發團隊的辛苦而不一直調整需求?」

 

類似的想法與感受是可以理解的,尤其在沮喪時更是如此。差別在於這些問題既不正向,又缺乏行動力量。這些問題也與「個人擔當」的精神背道而馳,因為每個問題在在暗示某人或某事應該為問題或狀況負起責任。

 

 

而 QBQ 的精髓是:《藉由提出更好的問題,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》

 

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,要把爛問題調整成好的問題,可以在問題前面加上「我該如何」,也就是 QBQ 說的個人擔當,以身作責。例如:

「為什麼每件事都該我做?」

      可以調整為:我該如何讓問題作好分配?

「到底是誰負責開發這個專案?」

      可以調整為:我該如何和專案主管溝通了解專案情況?

「為什麼團隊人力這麼少怎麼作事?」

      可以調整為:我該如何作好自己的時間管理,把任務分配好?

「客戶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開發團隊的辛苦而不一直調整需求?」

      可以調整為:我該如何達成客戶的需求,開發出客戶滿意的軟體?

 

看完上面的作法,第一感覺應該是怎麼可能會這麼佛系!但其實這就是QBQ的本意。當然這是有好處的,會使組織內的成員不再交相指責、推拖、延宕和彼此對立,而是激發彼此的至善之心,復此同心協力、同舟共濟,讓美好的事情不斷發生。

相反的,爛問題會導致自己負面情緒不斷的出現,作什麼事都不順心不如意。若是在工作上,可能讓自己想換工作,或逃避面對問題。 

在專案管理上,專案管理者更必須要實踐 QBQ,因為專案管理者要面對的對象比較多元,從上司、客戶到專案開發團隊,這多層對象的問題都會直接回歸到專案管理者身上,所以正式考驗專案管理者個人擔當的能力。

那 QBQ 落實到開發團隊呢?開發團隊有時程壓力和技術實作壓力,通常時程跟實作壓力一起合著來時,更容易影響工作情緒,這是好好想想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什麼?與專案管理者作溝通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實踐個人擔當的最佳方法是:先修鍊自己的想法,接著問比較好的問題,最後付諸行動。

 

毛俊傑 Momo Mao
Eva Lin
2020/12/30 15:51:11

把爛問題調整成好的問題,不能同意你更多,給一個讚 

每個人都應該從被害到當責, 否則只會無窮迴圈變成問題製造機

毛俊傑 Momo Mao
2020/12/30 23:32:29

萬古以來都知道,帶著情緒來處理問題是無法善後的。

只能說人類自我保護的意識至始強烈囉!XD